本文转自:人民网在线杠杆配资
人民网宁德10月19日电 (林铭贤)18日晚,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南漈公园里,灯光映着古木,晚风飘来诗韵。由中共蕉城区委、蕉城区人民政府、中国陆游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宣传展示活动暨《陆游与宁德》文集首发式,在此启幕。来自全国的32位专家学者与数千名市民共赴这场跨越千年的“宁德之约”,在光影交织中重温南宋诗人陆游与闽东大地的不解之缘。
宣传展示活动现场。人民网 林铭贤摄
世人多熟知陆游是“铁马冰河入梦来”的爱国诗人,却鲜少有人知晓,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,29岁的陆游曾在宁德(蕉城)任主簿,这是他仕途的起点。
在宁德不到一年的时光里,他踏遍山野,关注民生,他写下《宁德城隍庙记》,以“民惟邦本”抒发为政初心;尝过当地荔枝后,又留下“小槽红酒,晚香丹荔,记取蛮江上”的诗句,将闽东佳果的清甜永久定格在笔尖。这段初仕经历,为他后来的诗文创作埋下了“忧民”的种子,也让宁德成为与他生命紧密相连的“精神故地”。
活动当晚,《陆游与宁德》文集的首发式率先启幕。这部作品该文集由蕉城区宁川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,全书共20余万字,分“学理诠释”“诗文品鉴”“剑南遗响”“文旅开发”四辑。首次从多维度系统梳理陆游与宁德的关联,不仅考据其初仕时间、任期政绩、生活交游,还剖析诗文创作与心态变化,为研究提供详实文献支撑,也让千年文缘有了可触可感的载体。
《陆游与宁德》新书揭幕。人民网 林铭贤摄
“这部文集绝非简单的文字汇编,而是蕉城深化陆游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重要起点。”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中国陆游研究会副会长、《陆游与宁德》编委会主编欧明俊在首发式上说,“希望能借这本书,在蕉城形成人人知陆游、人人学陆游、人人研究陆游的城市氛围。”
随后,主题演绎“洞天诗会・一梦千年”亮相,这场精心编排的文艺盛宴,将情景舞蹈的灵动、民乐演奏的悠扬、宋式点茶的雅致与诗词吟诵的隽永巧妙融合,编织出沉浸式的文化场景。现场市民纷纷驻足观赏,掌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活动启幕前,32位专家学者还与当地文化工作者一道,循着南宋时期陆游在蕉城的足迹,先后走进霍童镇支提寺、七都镇峬源村、蕉北街道城隍庙,用脚步丈量历史,用考证还原诗人生平。
“共夜不知红烛短,对床空叹白云深。”在霍童镇支提寺,有学者一边读着《雍熙寺与僧夜话》中的诗句,一边感慨,“在这样的山水之中,才能读懂他当时的心境”;在七都镇峬源村,一棵树龄超800年的荔枝树吸引众人驻足,粗壮的树干纹路如沟壑般深刻,让人不禁联想盛夏时“丹荔压枝低”的繁盛,更令人想起陆游晚年笔下那句“同在峬村折荔支”。
学者在峬源村一颗树龄超800年的荔枝树前驻足。人民网 林铭贤摄
如今,城隍庙、支提寺依旧香火袅袅,“晚香丹荔” 仍是枝繁叶茂。九百年光阴流转,也未曾淡去陆游笔下的家国情怀与民生温度。当蕉城的晚风拂过这场“千年之约”在线杠杆配资,那位曾在此挥洒壮志的诗人,仿佛正从泛黄的诗卷中走出,在山水之间,静静凝望这片他曾牵挂的土地。
宏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